古代的“躺平式”官员会被如何对待与处置呢?

太平洋在线下载手机版 65 0

古代的“躺平式”官员会被如何对待与处置呢?

“躺平式”干部是很不受欢迎的,近期媒体报道,又有一些此类干部受到处理。其实,在古代这类慵懒的“躺平式”官员也不少见,那么彼时是如何对待和处理此类官员的呢?

古代的“躺平式”官员会被如何对待与处置呢?-第1张图片-太平洋在线下载

宰相尸位素餐

小谏官来弹劾

北宋中期,因承平日久,商业繁荣,尽管官员待遇优渥,仍然滋生了享乐与贪欲之风,躺平的做派日趋显现。当时的大诗人官员苏轼即批判那些官员“莅官之日浅,而闲居之日长,以其莅官之所得,而为闲居仰给之资,是以贪吏常多而不可禁……”

所以,宋代懒散不作为的宰相大有人在,北宋神宗时,王珪居相位十几年间,政务得过且过,无所建树,每每遇到朝廷大事,也不动脑筋,不献策略,只起个上传下达的作用。每次上朝呈送奏章时,跪拜皇帝高呼“取圣旨”;皇帝批阅后跪接曰:“领圣旨”;出殿见人曰:“得圣旨”。世人称之为“三旨宰相”。

但是如此“躺平式”的宰相,遇到了大清官包拯就很不幸了,包拯不会惯着的。

宋庠、宋祁兄弟,同年科举入仕,宋庠当上了宰相。然而宋庠当了七年的宰相,虽然没有明显的违法乱纪,也没有贪赃枉法,但是他出工不出力,大有明哲保身之势,宰相当得不痛不痒,毫无建树,优哉游哉地“躺平”。

当时包拯还只是个谏官,他居然对这位碌碌无为的当朝宰相提出弹劾,称其“再秉衡轴,首尾七年,殊无建明,略效补报。而但阴拱持禄,窃位素餐,安处洋洋,以为得策”。

包拯在奏折中指出,对于宰相这样掌握国家中枢权力的高官,不能拿他和下面的小官一样看待,不一定要有触犯刑律、贪赃枉法的罪行才能处罚,这是因为“执政大臣与国同体,不能尽心竭节,灼然树立,是谓之过,宜乎当黜”,就是说,宰相是国家肱骨大臣,具有非常大的权力,具有国家能力的推动,高屋建瓴,总揽全局,其施政具有根本性、全局性的影响力。位高而权尊,权尊而责重。无功即为过,“躺平”即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渎职。

面对包拯的弹劾,宋庠不但不思悔改,反而还振振有词进行自我辩护,包拯对其厚颜无耻的躺平是无法接受的,愤然指责宋庠“足见其固位无耻之甚矣!”

展开全文

由于包拯有理有据的弹劾,最后,宋庠只得辞去宰相职务,被降级到地方上去了。

慵懒官吏不作为

清正宰辅立规矩

明代也不例外,慵懒的“躺平式”官员也大有人在。

当时的明宪宗皇帝是个“躺平式”的皇帝,皇帝不问政事,内阁和六部更是混日子,出现了一大批“躺平式”朝官,一度有刘吉、万安、陈文“纸糊三阁老”和吏部尹旻、户部殷谦、礼部周洪谟、兵部张鹏、刑部张蓥以及工部刘昭等“泥塑六尚书”。

其中,官至大学士、内阁首辅即宰相的刘吉,尸位素餐,奉迎皇帝,勾结宦官,粉饰自己。不干好事还不说,反过来竟干坏事,颠倒是非,精于营私,但凡有意见与他相左者,必一棍子打死。由于他不理国事,无所建树,屡屡遭到言官的弹劾,但他愣是充耳不闻,忍耐力极强,信奉只要在位上,就有“躺平”的资本。皇帝更是昏庸无道,竟然让他任内阁首辅15年,以至于人们无奈地哀叹他为“棉花宰相”。刘吉此举不仅影响了宰辅的名誉,也带坏了官员队伍。

为此,明朝中后期政治家、改革家,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,就针对这些慵懒散的“躺平式”官员,采取了有力的措施,力图扭转被动局面。

对于那些“躺平式”官员最好的办法,就是加强考核监督。张居正制定出台了“考成法”,即“立限责事,以事责人,务责实效”。由六部和都察院把官员职责事项定下期限,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,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,另一本送六科,还有一本呈内阁。

具体操作是: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,逐月进行检查。对官员承办的事情,每完成一件登记一件;六科则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完成情况;最后,由内阁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。凡是完不成的予以警告,严重的处罚亦加重,使得官员们逐步有了工作目标和责任感。

这个办法施行后,很快查出各省抚按诸臣54人,有未完成事件共计237件,抚按诸臣54人。张居正立即对责任人进行了追责,其中凤阳巡抚王宗沐、巡按张更化,广东巡按张守约,浙江巡按肖廪等以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处以停俸三月的处罚。到了万历四年(1576年),张居正再次出台规定,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。年底,就有山东有17名、河南2名官员,因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处分,其中有11名官员受革职处分。此举使“躺平式”官员没有了市场,官场风气大为改观,实干成为官员们不二的选择。在张居正的辅佐下,万历皇帝开创了“万历新政”。

只图利益不干活

巡抚就找他约谈

“躺平式”官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,正事干不好,见利抢头里,此举贻害无穷。清光绪年间,满族人寿嵩,在光绪十一年(1885年)被选授湖南靖州吏目,寿嵩家境贫寒,赴任之时,竟然是独步自行,历时数月,才来到湖南。按照规定,寿嵩应该将任命他的部文交到省里的布政司,然后由布政司安排他赴任靖州。

可是,这个衙门的布政使是个“躺平式”官员,毫无作为,但是却敢乱收费,进他的衙门必须先交门费,才能接下部文,再行分派任命。寿嵩坚决不交门费。进不去布政使司的大门就无法上任,时间长了,寿嵩仅有的一点饭钱用光了,接着又将衣服也典当完了。寿嵩就找了个挑黄土的活儿,每天挣几十文钱,勉强糊口。久之,老百姓大家都称他“黄土老爷”。

对于“躺平式”官员,清代有些管理者,也会拿出有效办法来治理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,汤斌到任江苏巡抚。汤斌素以清介自励,善于敦厚风化;凡发现其下属有慵懒散,甚至贪酷者,皆善为劝勉,旨在治“病”救人。对于不改者,方以法惩处。

汤斌了解到吴江知县郭琇贪渎比较出名,属于那种利字当头,正事少干“躺平式”的官员。但汤斌还了解到他为人还算正直,走上贪渎躺平道路也是无奈。当时的江苏巡抚余国柱十分贪婪,他向所属各州县索贿,没有余地,必须满足。尽管郭琇是个有才能的人,但是在索贿受贿风盛行的情况下,他对上司的索贿虽然不满,可又不敢硬抗。

为了使郭琇改正自己的过错,成为一个清官干吏,汤斌便将他传至省城,当面询问劝导,教导他要廉洁勤政,相当于现在的廉政约谈。

面对这位刚直清正的新任巡抚,郭琇这才将心中的郁闷全部道出:“向来上官要钱,卑职无措,只得取之于民。今大人都能一清如水,卑职何敢贪耶?”并向汤斌表示,“请宽一月之期,如声名犹若昔,请公立置典刑可也。”汤斌见郭琇决心悔改,心中暗喜,但仍不露声色地说:“姑试汝。”

郭琇回到县衙后,立即唤来衙役们,让他们快去打来多桶水,并且亲自动手,用水冲洗吴江县衙的公堂,并郑重地对众人说:“前令郭琇已死,今来者又一郭琇也。”以此来表示自己荡除前非的决心。果然,从此之后,他大改前辙,从政更加廉明公正、勤政务实,走出衙门去给百姓解决问题。胥吏们再也不敢狼狈为奸,鱼肉百姓。不几年,吴江县政风民风大为改观,政绩显著,百姓称颂。

皇帝不出工

大臣进谏头碰台阶

说起古代的“躺平式”官员,不由使人想起了那些勤政廉洁、夙夜在公的好官,周公洗头时三次握发会见来客,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,祖逖枕戈待旦为了北伐,至今仍令人们感佩不已。相比之下,那些慵懒的官员,就令人讨厌得多了。

然而在皇皇大唐,竟然还有那么几位“躺平式”的宰相和皇帝,甚至“伴食宰相”“模棱宰相”都出现了。而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,创造了大唐辉煌开元盛世,可是后期的他,贪图美色,沉迷乐律,不能自拔,成了地道的“躺平式”皇帝。较之于唐玄宗,后来的唐敬宗也有过之而不及,但是,有正直的大臣站出来坚决抵制。

18岁的唐敬宗李湛即位后,不问政事,整日不是踢球宴乐,就是贪恋女色,把朝政都丢给了他所信任依赖的宦官,国家大政出自近倖,说起来够滑稽的。活脱脱一个出工不出力,拿自己的江山当儿戏的“躺平式”皇帝。多少人苦谏,他也是无动于衷。

但是,正直而忧国忧民的谏官刘栖楚却不信这个邪,他要坚决地进谏,也要让皇帝改变自己。

一天上朝后,刘栖楚独自留下,对敬宗说:“宪宗和穆宗皇帝都是成年后即位,各地仍有叛乱。陛下年纪正轻,应当早起晚睡,勤于政事,以求天下大治。但陛下竟喜好音乐、女色,贪恋床褥。先帝的棺木尚未下葬,治丧的哀乐还不绝于耳,陛下勤政之声未闻,而不孝的恶名已经远近皆知。臣担心国运难久,请求死在陛下眼前,作为对我这个谏官渎职的惩罚。”

说完,刘栖楚便将头向敬宗脚下的台阶撞去,撞击声很响,连殿外都听见了,刘栖楚顿时血流不止。刘栖楚用手捧着鲜血直流的头,继续进谏宦官专权之事。

唐敬宗丝毫不为所动,竟很不耐烦地连连挥手令他出去。刘栖楚再次大呼:“陛下若不采纳臣的意见,臣就死在陛下面前!”

唐敬宗就让宰相牛僧孺向刘栖楚宣布他的旨意说:“你的意思,皇上已经知道了,请到门外听候皇上的决定。”刘栖楚这才出去,到金吾仗前等候。牛僧孺等几位官员就给唐敬宗说,刘栖楚所言极是,愿陛下好自为之。

可是之后唐敬宗并无悔改之意,依旧很少上朝理政,即使大臣也很难觐见。看来,整治皇帝“躺平”真的有难度啊!

标签: 处置 官员 对待 古代 如何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